top of page
搜尋

最美人間四月天 深港澳青少年共赴首都“千裏之約”


邁向碳中和 灣區少年行

 

暮春時節,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繪畫作品翻山越海來到千裏之外的首都北京,於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舉行2023年“邁向碳中和 灣區少年行”粵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系列主題活動暨“大灣區孩子們心目中的碳中和世界”繪畫作品展。大灣區青少年用畫筆勾勒粵港澳城市地標,描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景象,表達邁向碳中和的信心和決心。


在四天的文化交流活動中,深港澳三地青少年行走於首都的街巷胡同、翠峰山巒、博物場館,以祖國大好河山為教材,邁出遊學腳步。在行走中感受江山之奇、人文之富、國情之美,深刻認識國家和世界發展大勢,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識,彙聚起建設美麗中國的青春力量。





手绘绿色画卷

畅想湾区生态人居新未来

 

視頻來源:中國新聞網


長滿綠植的藍色星球、魚躍灣區的奇觀盛景、飄浮天空的熱帶雨林……走進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躍入眼簾,這裏正在展出“大灣區孩子們心目中的碳中和世界”繪畫作品。來自粵港澳的“小畫家”們以大灣區各地風光以及青少年心目中的綠色低碳發展為主題,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描繪綠色低碳生活的願景。


看到自己的畫作被精心裝裱,展示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內,深圳市龍崗區百外世紀小學的蘇浩易自豪地比起“勝利”手勢與作品合影。“這幅畫名叫《未來碳中和世界》,一半是海洋,一半是陸地。我想像海洋上有長滿植物的浮島,陸地上則是能產生清潔能源的工具。”蘇浩易向大家介紹,他繪畫的靈感來源於深圳的風力發電“大風車”,以作品表達“科技保護自然”的理念。



澳門大學附屬應用學校的學生周彥希在現場找到了自己的繪畫作品《綠色地球由碳中和開始》。為完成這幅畫作,她上網搜索了許多有關“碳中和”、“碳達峰”的知識,“深入瞭解後,我覺得‘綠色低碳’理念對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希望通過植樹造林去中和生活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她闡釋了自己的環保觀念。


“我作品裏的工廠正在排出二氧化碳,令地球變得很熱。我專門畫了一些精靈,幫助地球將吸收的‘熱氣’轉換為可釋放的‘冷氣’。”香港學生莫凱熒說,儘管世界上沒有精靈,但是可以通過發展新能源技術,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從而幫助地球“降溫”。


栩栩如生、趣味盎然的繪畫作品,不僅描繪出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環保、宜居宜業的生活環境,同時積極為碳中和解決方案發揮想像、提供創意。每一幅畫、每一個筆觸、每一種色彩都充滿了中國信念和中國力量。“一走進畫院看到青少年的作品,就能直觀地感受到他們傳遞的生態環保理念。”參觀畫展的北京市民南楠說,眼前的畫作讓她感受到了粵港澳大灣區的靚麗風光,計畫暑假期間帶孩子前去粵港澳大灣區旅行。



“從今日的展品中,我看見青少年心目中的碳中和世界,亦看到他們對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期盼。”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專員黃傳輝表示,“邁向碳中和 灣區少年行 ”系列主題活動 ,讓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表達關愛地球,實現碳中和的願景。他希望借此機會呼籲各位青少年繼續通過畫作和行動踐行低碳生活,推動社會各界關注氣候變化,積極宣揚碳中和知識。


“支持綠色低碳產業,節約用水,保護森林、海洋。”現場,粵港澳三地青少年共同發起“邁向碳中和,我們是小小行動者”宣言。在“南極故事”專家對話環節,中國第一位赴南極的女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陳雅丹,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執行秘書長、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全球氣候變化與綠色發展專項基金執行主任王彬彬就保護生態環境等話題與大家互動交流,粵港澳青少年收穫頗豐。



同升一面紅旗

傳遞同為“一家人”的溫暖

 

視頻來源:光明日報


4月8日淩晨4點,北京天青色的天空露出一輪明月,於前一天晚上抵京的粵港澳青少年顧不上旅途勞碌,趁著月色踏著激動的步子穿過長安街來到天安門廣場。彼時,室外溫度僅有6℃,然而大家急迫的心情卻早已接近“沸點”。此行,他們只為實現一個心願——親眼見證並迎接莊嚴神聖的升國旗儀式。威嚴的天安門城樓、成群的觀禮群眾、一波波揮舞國旗的紅潮,無不令在場的深港澳青少年心潮澎湃。金水橋上,國旗護衛隊步步鏗鏘向升旗臺挺進,整齊劃一的“正步”聲回蕩在偌大的天安門廣場,也激蕩在現場每一位青少年的心中。伴著高亢嘹亮的國歌聲,鮮豔的五星紅旗在空中揚起,迎著北京的第一輪朝陽冉冉向上,猶如曉天明霞。“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深港澳青少年與來自天南海北的遊客異口同聲唱響洪亮的《義勇軍進行曲》,和煦的暖意灌滿每個人的心窩。



“看到國旗緩緩地升上去,我感到十分驕傲。我也有跟著唱,內心感到特別澎湃。”周彥希激動地有些語無倫次。“看到國旗護衛隊非常整齊地走出來時,我不由得感歎祖國真的很強大。”深圳龍崗外國語集團雲和學校的學生張家睿說,自己能與香港和澳門的同學一起從大灣區來到首都看升國旗,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香港獅子會中學的呂銘琛與

贈送給他國旗的河南女孩合影


“國旗送給你,香港和我們是一家人。”香港獅子會中學的呂銘琛在觀旗現場意外收穫了一份“禮物”,身旁一位來自河南的女孩得知他是香港同胞後,主動將手中的五星紅旗贈與了他。雖是未曾相識的陌生人,但這句暖心的話語一下子就拉近了兩人之間的距離,他們互加微信,希望即使離開北京後也能保持聯繫。這位河南女孩還熱情地向他邀約:“歡迎你們來河南玩。”在長安街紅牆黃瓦、紅棠綠柳的映襯下,青少年們交往交心的笑容顯得格外明媚。



探訪翠屏山脊

祖國江山多嬌曆史如畫

 

在此次行程中,深港澳三地的青少年攜手探訪位於距北京市區50餘公里外的居庸關長城,以腳步丈量祖國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



北京初春,蜿蜒綿亙的長城宛如一條巨龍盤踞於金山之巔,翠峰重疊、花木鬱茂、山鳥爭鳴……放眼望去,翠屏山脊共同構畫了一抹"居庸疊翠"的綺麗風景。來到“天下第一雄關”居庸關城門下,大家都躍躍欲試地要體驗一把“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氣度。“居庸關地勢險要,東連盧龍、碣石,西屬太行山、常山,實天下之險,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跟隨導遊的指引,大家一步步邁上陡峭的石階,向上攀登。



“我在香港的歷史課本上看到過關於長城結構的介紹,對外是垛牆,下麵還有箭孔,用來禦敵;而對內,比垛牆矮的則是女牆,最底下有排水孔。”來自香港順德聯誼總會梁銶琚中學的葉釔辰,用手輕撫著長城的磚瓦,仔細地將課本所學的知識與現場的景象一一對照。他感歎到,爬長城比想像中要辛苦,因為不管是坡度還是臺階之間的高度,都在時時刻刻變化。“很難用三言兩語去形容此刻的心情。”葉釔辰說自己是第一次來到長城,望著長城內外山巒疊嶂的動人景色,不由得感歎祖國江山如此多嬌。


“長城是最勁最靚的,它代表了我們的祖國。”只有10歲的古鎧榮就讀於香港英基白普理小學,他告訴大家,自從三歲知道長城後就盼望著有一天能親自登上城牆,此次終於實現了這個願望。古鎧榮手持相機一邊走一邊記錄下眼前令人心曠神怡的景象,在他的鏡頭下,長城顯得更加巍峨雄壯。



隨後,三地青少年還並肩走進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陳列展廳。從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到行走外太空的宇航服,從黃埔軍校的卒業證書到世界各國送給中國的國禮……一件件實物、一行行文字、一張張圖片向大家展示了近代中國人挺起中華脊樑,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追夢”之旅。“祖國的強大,需要包括港澳同胞在內的每個中華兒女的奮鬥。”看完展覽,大家深感自己作為新一代中國青少年肩負的責任與使命,期望與廣大中華兒女和衷共濟、築夢中華。



參與交流互鑒

“灣區藍”映照三地青少年前行路

 

近年來,深圳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持續推進“硬聯通、軟聯通、心聯通”,推出一系列便利港澳青少年的政策措施,深入實施“手牽手 向前走”——深港青少年攜手成長計畫,精心編制12條國情研學精品路線並常態化開展港澳青少年“國情深睇驗”交流活動,全面調動黨和政府、學校、社團和企業力量,為每年超過5萬人次的粵港澳青少年交流搭建平臺、提供便利。


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品牌活動,“邁向碳中和 灣區少年行”面向深港澳三地青少年,充分整合深港澳環保機構、低碳企業、中小學校、慈善組織等各方資源,採取作品展覽、視頻連線、專家授課、對口結對、夏令營等多種互動交流方式,推動粵港澳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常態化、機制化。



項目以普通話、粵語、英語三種語言推廣,為青少年帶來減碳生活、清潔能源、廢物資源回收、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多樣性的知識培訓,提升專業知識,組織青少年喜愛的減碳降碳互動交流活動,鼓勵更多青少年、學校、社區團體一起實踐綠色低碳生活,攜手一同實現碳中和的願景,讓粵港澳青少年聯繫更加緊密,在交流中建立深厚的友誼。


“青少年是未來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主力軍,提升青少年綠色低碳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很有必要、意義重大。” 2022年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向活動發來賀信時表示,希望更多的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朋友能積極參與相關領域的社會實踐和國際交流活動,帶動身邊更多人關注支持氣候行動,為國家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為全球氣候治理進程作出自己的貢獻。



“我們不僅希望培養青少年環保低碳的理念,也希望粵港澳大灣區的青少年多多聯結,共同加深愛國之情、報國之志。”香港朗晴慈善主席麥樂嫦表示,本次活動讓粵港澳青少年一起參觀學習、一同吃住遊玩,深度體驗了祖國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成果,進一步增強了對祖國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為期四天的文化交流之行雖暫告一段落,但“邁向碳中和 灣區少年行”的旅途才剛剛開始。“我們每個人的一小步,彙聚一起便是前進的一大步。”深港澳三地各界還將引導大灣區青少年在環境宣傳教育方面的交流合作,以實際行動踐行綠色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共同為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注入青春動能。


 

本文來源:同心鵬城

36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